1.跪求一份视唱练耳单音,节奏教案或者PPT
1)视唱练耳,视唱练耳,一看就是两个方面,试唱和练耳喽,试唱简单地说就是拿个谱子,让你唱出来,谱子可以是五线谱也可以是简谱,难易程度是以升降号来初步定夺的,同一升降号就按音域和节奏来定夺。练耳就是听音记谱,别人在钢琴上弹出音,你在纸上记谱,从单音到和弦到3和弦再到7和弦,还有旋律。其实就是拔碟的基本功。
2)视唱练耳要看你的基本功到什么程度,第一肯定是要认谱,然后视唱是要比听音基础一些就像是如果一段文字你念不出来,怎么可能听写的出来,所以应该是先把试唱唱好,然后如果时间紧的话那么就要紧跟着练听音,可以先自己弹来听,莫唱,就是听完把这个音唱出来,(双音,和弦是要一起弹,然后把所有的音一个个听出来的,比如1,3和铉,同时弹下1,3两个音,然后唱1的音高,在唱3的音高。)
3)试唱就是从没有升降号,到有的一条条的唱,市面上有很多视唱练耳的书的。买来可以自己练习,我用的是上海音乐出版社的。练耳就上面我说的,平时自己就要练,最好是有老师,这样进步会快。如果自己想练,如果你是学钢琴或小提琴什么的,也会好一些,但是没有乐器基础就会很困难。
4)对呀只有这两种的。没有别的
2.如何进行小学音乐视唱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音乐视唱教学 音乐新课改实践中,有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
很多学生能很好的模唱歌曲,但是让他们唱歌谱却感到很困难,真是有口也难开。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也是普遍喜欢唱歌词,而唱歌谱时,就是再熟悉的歌曲,也只能算是在说“唱名”而已,根本没有完整的音高概念。
新课标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淡化知识技能”的基本理念,课改教材中又删除了以往的视唱、乐理、听音练习等环节,也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敢再进行最起码的音乐基础练习,怕从此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改,不能让学生形成较好的识谱能力,无论强调音乐学习的哪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音乐教育。
那么音乐新课标中提出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又如何能达到呢!虽然直接模仿演唱歌词也是一种音乐学习能力,但视唱识谱能力是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得到的,而视谱能力的提高对学生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音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音乐视唱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视唱教学仍应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这里所指的视唱教学并非是音乐院校必修的音乐理论、技术基础课程,如果教师只是把专业音乐训练中的视唱练耳法照搬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小学阶段的视唱教学当然无需如此专业化,但矫枉过正的趣味教学法却严重地阻碍了小学音乐教育的正常发展。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的舍弃必要的音乐技能训练,而要考虑如何将音乐基础训练和艺术审美教育有机地巧妙结合,真正复兴小学音乐视唱教学。一、复兴视唱教学应激发兴趣与及时鼓励相结合 大家对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兴趣有低层次兴趣和高层次兴趣之分,如果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直停留在较低层次上,是难以持久的,听任孩子全凭兴趣学习,不感兴趣就不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可取,最终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层次,并不能排除艰苦的努力,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必须及时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发挥兴趣对学习的作用。孩子们只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坚持练习,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超越所谓的“好奇”的初级兴趣阶段。
因此我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从不要求学生学唱歌曲曲谱,因为我发现在歌曲教学中,通常的新授歌曲都非常吸引孩子,有时教师让孩子欣赏范唱时,会发现总有孩子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你根本无法阻止,而且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学唱的歌曲曲谱过长,这样难度的识谱教学,对于好奇心很强的孩子来说,是如同一盆凉水倒灌,学习兴趣和效果可想而知。我通常会在学生学会歌曲后,选择性地让孩子学唱一些符合其年龄段的简单视唱练习,而且并不做钢性规定,一定以多少课时完成教学内容为目标,而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设定教学进程。
首先是选定不同难度的视唱曲,如二年级上学期安排的第一个视唱曲——《生日》作为入门曲,这首歌要求学生能够认识五线谱上do mi sol的位置,书本上do mi suo三个音符上面都有只蜡烛,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先熟悉旋律,有了稳定的音高概念之后把唱名代进去,这样就能正确地唱出音符了。 三年级第一课《七个小兄弟》形象生动地把do re mi fa sol la si作为歌词放到歌曲里去了,学生唱歌的同时其实就是在视唱歌谱,结合歌曲,老师再讲一下do re mi fa sol la si各个音符在五线谱上是如何排列的,学生很快就能接受并记住这七个音符和每个音符音的高低了。
为了巩固并提高学生视唱能力,我还用柯尔文手势帮住学生形象地记忆音符及音符相应的音高,歌曲《乃哟乃》是一首由do mi sol组成的歌曲,里用这一特点,我尝试让学生听着钢琴旋律唱谱,这样如同教师帮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架设了一个台阶,让学生只要用火眼金睛就很容易辨别这三个音,获得成功感,在教师的表扬和孩子的自我认同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对学习歌谱大、长、难的恐惧心理。 学生在心理上消除了学习障碍,保证了学习兴趣的长久存在,从而做到保护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大部分孩子得到及时鼓励。
二、复兴视唱教学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循序渐进 现今学生的音乐经验的大量获得是在课外,从幼儿时期开始,已经在家庭以及各种场合中接触过大量音乐,应该说已积累了一些对音乐诸要素的听觉印象和经验。但孩子在没有正式开始音乐学习时听到的大量音乐都是歌曲和器乐曲,几乎接触不到“唱名”。
如果在音乐课上我们也很少进行“唱名”的练习,那么孩子们对“唱名音程感”的陌生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而“唱名”视唱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同年龄段学生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法,年级从低到高分别可采用教唱法、跟唱法及视唱法为主的教学法,力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教。
3.中职视唱练耳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视唱练耳是主要课程之一。
视唱练耳、乐理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一向得到各院校的充分重视。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 教学原则 教师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的作品或由传统音乐作品中,扎实地掌握综合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
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必须要考虑的通过怎样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 教学方式与考核 本课程为2学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共16周,讲授14周,复习1周,考试1周。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 第一学年 第1周第一讲 绪论 音乐的听觉范畴与音乐的听觉训练范畴 1、音乐传统教育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2、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3、多元化音乐作品中的听觉训练范畴 4、音乐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实用 第一讲掌握要点:使您的听觉走进音乐 第2——4周第二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二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二讲掌握要点:二度音程与作品 第5——6周第三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三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三讲掌握要点:三度音程与作品。 第7——8周第四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四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弦律 4、调式 第四讲掌握要点:四度音程与作品 第9——10周第五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五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五讲掌握要点:五度音程与作品 第11——12周第六讲 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六、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六、度音程与作品 第13——14周第六讲关于音程在作品中的特性 1、七度旋律音程 2、节奏 3、旋律 4、调式 第六讲掌握要点:七度音程与作品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二学期 第1——4周 第七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 3、和声性旋律 4、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七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调式中的稳定与不稳定音级 第5——8周第八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八讲掌握要点:和声音程、大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9——12周第九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九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三学期 第1——4周第十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四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四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5——8周第十一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一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II级、VI级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9——12周第十二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3、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4、和声性旋律 5、节奏 第十二讲掌握要点:大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3——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期末考试 第四学期 第1——4周第十三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十三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第5——8周第十四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正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十四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终止式 第9——12周第十五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多声部练习 2、和声音程、和弦 3、重奏式的和声性旋律 4、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十五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VI级副三和弦、阻碍终止 第13——14周第十六讲 由音程构成作品中的和声特性 1、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2、和声性旋律 3、节奏 第十六讲掌握要点:小调式中的属7及其它副三和弦的运用 第15周期末复习 第16周 期末考试。
4.少儿视唱练耳课怎么上啊
摘要:视唱练耳对于培养孩子敏锐的听觉能力和反应能力,增强孩子的乐感和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过二十几年的学习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视唱练耳课有了一些比较深刻的体会。 关键词:视唱练耳 体会 一、什么是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英文叫作sign-singing and ear-training,也就是看着谱子演唱和耳朵训练,我们简称为“视唱练耳”。
单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看谱即唱和听觉的训练,但我们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其实它是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训练科目,包括乐理、听觉练习、视唱练习和节奏练习,是科学训练小孩头脑反应,提高听力乐感的美育课,通过学习使少儿听觉敏锐,唱音美好,否则一旦耳骨长成型,就较难纠正和提高。视唱课又是学习声乐器乐课的很好的辅助课。
练耳是学习音乐(声乐、器乐)必要的功课,学习视唱练耳和乐理等音乐基础知识会更好的促进器乐的学习,乐感提高了,学习专业时就会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视唱练耳,节拍、旋律等的训练,同时还应该包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表达等综合性音乐素养的练习。
二、教学训练内容与方法步骤 (一)内容 1.乐理。包括音程,和弦,调式,记谱法等知识。
2.听觉练习。通过单音的模唱和听辨、音组的模唱和听辨,以及音程、音乐短句的听辨,提高和发展学习者的音乐听辨、分析能力,从而具有“音乐的耳朵”。
3.节奏练习。节奏是构成音乐要素之一,在这项训练中,通过读节奏、说念歌谣,以及节奏模仿、节奏选择、节奏听写方面的练习,可训练和提高学习者的模仿能力、反应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丰富多样的节奏训练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增强学习者的音乐学习兴趣。
4.视唱练习。这项训练是和听觉练习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一项训练内容。
通过对大量优秀的中外儿歌、民歌,以及名曲片段的视谱演唱,使学习者逐步提高视谱能力,同时,通过演唱,可达到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的目的。 (二)方法步骤 1.听唱音准练习。
刚开始大多数孩子唱不准音,好像五音不全,确实很头痛。不过,有先天的五音不全,有错觉的五音不全。
如果真是前一种的话,一般很难练习出来的。因为它是生理上的听觉不足,很难纠正。
如果是后者的话,经过一段指导会校正过来。 听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而听音练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儿童听觉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
孩子非常有好奇心,让孩子注意到大街上任何汽车喇叭声的音高或厨高房开水壶上的哨声……首先可让儿童辨别其声源、音色、音的高低。然后辨别音的强弱、音乐进行的快慢、音的长短等。
老师开始正式引导进入单音模唱学习,入门最基本要把C大调音阶唱顺,先是音阶单音模仿到两个音的音组模仿,然后从模唱到唱出实名唱法。一般学生三、五个月后我们老师和家长就会惊奇的发现大多数学生有唱出音阶的能力了。
不要小看音阶,它是听唱之本。音阶练好了,音高就能听唱出来了,音乐的耳朵开始初步具备了。
下一步听唱可以练习音程,可以先练习旋律音程,逐步加点和声音程,音程可以从听大小二度扩展到纯八度。听音程一定要给学生讲音程色彩,便于学生听辨。
和声听唱还是有难度的,至少需要一年多时间巩固,耳朵的听觉的双音捕捉能力初步形成。接着就可以听唱三和弦及其两种转位了,此时学生的听觉比较敏锐,由初级进入中级程度。
两年左右可听唱七和弦等多声部旋律,训练学生的耳音听唱向专业音乐水平迈进。 单音、音程、和弦都是有一定听唱规律的,一般按调性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的去练。
如果每周一次课我一般安排三分之一左右时间学习听音。 2.听说节奏。
刚开始要先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及休止符,之后对各节奏综合练习,大约三个月能够掌握。再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加入综合节奏练习,熟练掌握大概要一年时间。
练习方法可以学生打拍老师检查或者老师打拍学生模仿等多种形式,每次课可用5分钟。 3.视唱法。
单音唱准了就可以进行视唱了。刚开始只视唱douremi三个音的视唱曲,然后fasoula,接着lasidou。
之后douremi fasoulasidou整条音阶视唱练习我觉得视唱的关键是多唱,这个唱,指的是多唱音阶,开始可以跟着钢琴唱,仔细去分析每一个音的发音方向。像C音,唱出来的时候是平稳的,D音是向上走的,F音是向下倾向E的,由于七个音之间全音半音关系是C-D全音,D-E全音,E-F半音、F-G全音,G-A全音,A-B全音,B—C半音,即五组全音,两组半音,所以视唱音级三四级,七一级半音时近些唱,全音远些。
在初学阶段,走“先由歌学谱,再由谱学歌”的路,唱唱谱加上歌词,再唱唱谱,由简至难,由生到熟,自然就唱准谱了。稍有能力后让学生练习构唱音阶,任意哼唱一个音高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迅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唱会C大调音阶就可以着手教授a小调音阶,这个过程大概要半年。小调掌握能很快的,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接触后几乎几堂课就可以同步学习中国五声调式。
一年后可以学习一个升号调视唱,两个升号调视唱,及一两个降号调视唱。 两年左右,可以接触更复杂的更多调性的视唱曲了。
5.怎样上有意思的视唱练耳课
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练习和听音训练等途径和手段,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和读谱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和基本的乐谱视唱能力。在视唱练习中,要把乐谱的音符,通过视觉,用唱名熟练、准确地唱出音调来。这种能力除了要掌握识谱知识技能,具有音准、节奏感以外,还须有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
一、听——音乐的耳朵
听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而听音练习则是培养和提高儿童听觉能力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首先,可让儿童辨别声源、音色、音的高低。然后辨别音的强弱、音乐进行的快慢、音的长短以及在音乐中的应用、音乐的结构形式等。
二、唱——音准是基础
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能迅速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游戏形式进行,课堂气氛活跃,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视唱时,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竞赛的形状,作视唱乐句接龙比赛,排列音的顺序比赛等。练习时,可做“找知音”这些生动有趣的游戏,老师把一些唱名小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记住音阶的固定音高,然后老师任意在琴上弹奏出一些音程,让学生寻找和自己音高相同的“知音”,拿出卡片,唱出唱名音高,集体认可,即为获胜。这种游戏,学生情绪振奋,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三、动——视唱练耳游戏化
运用音乐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训练,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在进行音乐节奏训练中,我采用音乐游戏“找朋友”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学习兴趣。具体方法是:把各种动物的头饰发给学生戴上(如小鸭子、青蛙、老母鸡、老牛、小猫等),让学生先模仿动物的各种叫声,然后老师拍出各种节奏,让学生找出相应的动物朋友,即谁表演的动物叫声与老师拍的节奏相同,谁就站起来,并拍出节奏。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有出色的表现,因此上课特别认真,高度集中了注意力。音乐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关键是老师要巧妙设计并组织好,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学教案网 » 小学一级视唱练耳教案